亲爱的用户,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医药前沿杂志 >> 浏览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合并糖尿病1例体会
来源:医药前沿杂志 作者:admin 日期:2018年9月5日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入侵所致,也可由血行感染。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致微循环障碍、多核白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受损等[1],抵抗力差,易感染,易并发丹毒,一旦并发丹毒,感染不易控制,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组织瘀血、坏死和化脓[2]。笔者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1例糖尿病合并丹毒老年患者,起效快,病程短,效果显著。
患者胡某,75岁,退休工人。因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2天入院。患者入院2天前出现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伴左侧腹股沟处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纳差乏力,夜寐欠安,小便黄,大便2日未解。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年,有高血压病10年,血糖、血压控制一般。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入院查体:T39.3°C、脉搏100次/分,血压152/78mmHg,神清,精神萎,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左下肢皮肤红肿、触痛,左下肢水肿明显,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9.2*109/L、中性粒细胞94.2%。血培养,后回示无细菌生长。诊断为中医诊断:丹毒(热毒炽盛)、西医诊断:左下肢淋巴管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予以监测血压血糖,口服药物控制血压血糖,静滴美洛西林抗感染,麻油调如意金黄散和冰片外敷,口服中药:银花20g连翘15g水牛角3g 生地12g马鞭草30g 蒲公英30g 麦冬20g 天冬20g 赤芍30g 丹皮12g 薏苡仁30g 黄柏10g玄参15g 黄连5g生黄芪15g太子参12g。1贴药后,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大便通畅,自觉左下肢较前轻松,继续治疗4天,患者左下肢皮肤红肿疼痛较前好转,能下地活动,继续治疗6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局部皮肤稍有发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能自主自由活动,基本痊愈。
体会:患者老年男性,丹毒发作引起高热,病情较重,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尤其合并糖尿病感染不易控制,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并且同时采用内服中药联合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10天基本痊愈,疗效快,病程短,费用低,效果好。
丹毒之名首见《诸病源候论》云 : “丹者,人身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3]中医学认为,罹患丹毒者素体血分有热,肌肤破损,如脚湿气糜烂等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外感湿邪与内蕴湿热相合,湿性重浊、下趋,湿热下注,注于下肢,而为流火。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性反应[4]。其特点是患处焮赤疼痛,迅速向周边扩张,皮肤的任何炎症,均会为致病菌提供侵入途径,也可由血行感染,故挖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其它如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5]。我们采用内服中药联合外敷金黄散加冰片的方法。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功能[6,7],外敷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的病理变化,有快速消肿和止痛的目的,我们在金黄散中调入冰片,冰片清热止痛抗菌消肿,患者局部皮温升高、触痛,加入冰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内服中药方中水牛角、生地清热凉血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连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长于清泻下焦湿热,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排脓,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们考虑患者老年男性,糖尿病病史15年,年老体弱,正气不足,气阴亏虚,方药中酌情添加太子参、炙黄芪补气之品,天冬、麦冬、玄参滋阴清热,匡扶正气,以退邪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效。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若血糖控制不佳将严重影响感染的控制。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黄源春 ,钱元恕 ,焦晓阳. 透明质酸酶在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3(2):75-76.


上一篇:中医治疗耳穴压豆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的疗效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合并糖尿病1例体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