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医药前沿杂志 >> 临床研究 >> 浏览文章
浅谈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杜喆 日期:2013年12月30日 访问次数:

【摘要】解剖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程度是进一步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关键。笔者通过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中专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摸索出适合医学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体会
【作者简介】杜喆,1971年10月,女,汉族,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教师,教授级高级讲师,医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解剖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与其他医学课程密切联系,为进一步学习医学知识奠定基础,是医学生构筑医学知识体系的奠基石。它是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知识,由于其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符合学生求知探密的心理,这就给学生一种新鲜、神秘的感觉,使他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其内容繁多枯燥,名词生僻难懂,微细结构抽象等,开始学生还存有好奇心,但时间久了则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是授课教师们所思索的问题,并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谢努力着。以下是笔者对多年来在解剖学基础教学工作的体会。
1. 充分结合中专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的动力, 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年龄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学习观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重点突出,针对性明确,不可面面俱到。强调与其他医学学科、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解剖学内容,而那些联系不密切的(如神经系统中的内脏神经、脑、脊髓传导通路等)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把握好“管用、够用、会用”的“三用”原则,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毕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全部内容是不现实的,通过“少而精”的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
2. 理论知识与生活、临床实践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使其主动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举例子、打比方”往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联系生活现象和临床知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在课下多积累一些常识或临床知识,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积极联系生活现象和临床知识。比如,讲授皮肤时,可以给学生解释生活现象,为什么皮肤划破时伤口浅,不出血,原因是表皮为上皮组织,其内不含血管,使学生认清了上皮组织的特点。另外,还可以就同一内容解释临床上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区别,为今后临床护理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课上多联系生活和临床,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3. 让课堂“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如动画、动态流程图等三维画面使静止的图片、模型等“活”起来,这样更形象、更逼真,弥补了教师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缺憾,并很好地调动学生视听器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针对那些较难理解的微细结构。例如纤毛的定向摆动、巨噬细胞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尿液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等,都能使静态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生动的动态表演,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清晰、立体、真实,学生学习兴趣备增,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做好课堂互动,如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摸一摸胸骨角等体表标志、做一做屈肘运动,感受一下随意肌的迅速而有力地收缩、互相看看对方颈前部、摸一摸,确定一下甲状腺侧叶的上下端及峡叶的位置等,通过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亲自动手制作教学模型,如用毛线团、矿泉水瓶等做成肾单位的结构模型等。学生通过自制模型后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认识。
4. 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但基于中专学生的年龄小、基础差等特点,不能完全照搬高等医学教育现有的PBL模式,不能选择大问题,可将讲授和讨论结合起来。中职任课教师应做好问题设计、合理配置讨论小组、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成绩评定,可以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分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每一种教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寻找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5.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中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树立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媒体是认知工具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观念。教学过程以学习为中心、问题为中心。另外,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每位教师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创造、使用先进资源的能力,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新前沿、最实用的医学知识传播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 柏树令. 中国的解剖学教育[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7(4)
[2] 任洪琴. 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1)
[3] 吴炳锐. PBL模式下逻辑析因式解剖学理论教学与效果评价[J]. 卫生职业教育, 2013,?(13)

关闭窗口
  上一篇:肾嗜酸细胞腺瘤误诊为肾癌一例
  下一篇:神经节苷脂药物早期治疗颅脑损伤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