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结合乙醇冰袋冰敷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术后病人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术后48h内用冰敷,术后48h后热敷,观察组采用术后48h内用冰敷,术后48h后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照射,观察治疗1周后肿胀疼痛的消退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持续地消肿能力优于对照组。 结论 低频脉冲电磁场结合乙醇冰袋冰敷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疗效明确,可以持续、快速地消除患肢的肿胀疼痛,尽快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肿胀;疼痛;冰敷;低频脉冲电磁场 随着医疗卫生的技术发展和知识普及,膝关节镜治疗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促使人们对膝关节疼痛的微创疗法接受的越来越广泛,因此膝关节镜手术也得到了快速推广。但患者术后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制约着术后膝关节的康复训练,功能的恢复,比如疼痛、肿胀等。而在临床的治疗中,我们发现术后及时的冰敷可以有效地止痛和消肿,提高膝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但术后的中后期恢复还是多少会影响患者的恢复。2015年1-11月,我科选用低频脉冲电磁场结合乙醇冰袋冰敷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疼痛,持续、快速的消除患肢的肿胀疼痛,尽快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们选取2015年1-11月单侧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患者168例,其中男70例、女98例;年龄22~75,平均(35.00岁±3.65岁)。其中外伤性交叉韧带损伤25例,关节退变68例,半月板损伤62例,滑膜炎23例。所有手术均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即关节镜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h,抬高支架抬高患肢,膝关节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均未服用止痛药以及使用止痛泵等止痛措施。
2.1 对照组
术后48h内给予15%乙醇冰袋外敷膝关节,注意防止冻伤,每次15-25min,每天2次,连续2d。48h后常规给予热敷,并开始常规康复训练。
2.2 观察组
术后48h内冰敷。48h后给予中芝生物灯(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膝关节,每次20min,每天2次。并行常规康复训练。
2.3 评定标准
2.3.1 膝部疼痛评分 应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无疼痛(VAS:Ocm) 3分:轻度疼痛(VAS:0-3cm) 6分:中度疼痛(VAS:3-6cm)9分:重度疼痛(VAS:6-9cm) 10 分:疼痛剧烈(VAS:9-10cm)认定疼痛评分<3分为疼痛消失。
2.3.2 肿胀一般评定标准 采用轻、中、重程度判断,对肿胀程度进行评价[1]。轻度肿胀:皮肤皱纹存在;中度肿胀:皮肤皱纹消失;重度肿胀:皮肤出现水疱。
2.3.3 膝关节肿胀程度测定: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测量患膝周长,与健侧相对比,得到周径差,并记录。分为轻度(周径差<1cm)、中度(周径差1--3cm)、重度(周径差>3cm)。
2.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镇痛效果评定 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的时间为3-4d,平均为(3.21±0.67)d;对照组中患者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的时间为6-7d,平均为(6.56±0.58)d,两组患者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消肿效果评定 根据不同时间观察和测量两组患者术后肿胀的消退发现,术后48内关节肿胀呈现高峰期,第48h后肿胀呈减轻趋势。但观察组肿胀消除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48h后同时间段肿胀度观察组比对照组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 论
膝关节镜手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理念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不仅具有诊断简便明确,创伤小,而且对术后膝关节的康复影响也小,目前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2]。关节镜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毕竟是侵入性操作,手术当中的刨洗等操作多少会造成关节腔内局部损伤、出血,另外手术过程中的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等,都会增加组织的渗透压,引起周围组织的水肿,并加重疼痛,影响病人术后患肢的功能恢复。而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可减少局部血流,防止炎症扩散,并能降低代谢率,以达到消炎止痛麻痹的效果.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3-4]。术后48小时内采用15%乙醇冰袋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冰袋,消肿和止痛作用也优于普通清水冰袋[5]。
但术后48h后大部分患者仍然存在膝关节肿胀、疼痛等并发症,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康复训练,为了持续地减轻术后患肢的肿胀疼痛,我们选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照射患肢。低强度脉冲电磁场不仅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或者排除,给受创组织带来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组织的修复,有效地消除肿胀以及镇痛;并且脉冲电磁场还可以抑制炎性物质的释放,减轻致炎作用,增加组织的渗透性,加快消肿,降低神经的敏感性,有效镇痛。Thomas L Smith 等研究表明电磁场能够抑制血管的收缩,促进血液循环[6]。所以术后48h后采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可以有效地、持续地缓解关节镜术后肿胀、疼痛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积极的康复训练,在加快患者恢复的同时,减轻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压力。
综上所述,我们运用低频脉冲电磁场结合乙醇冰袋冰敷的方法,在术后48h内才用15%乙醇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缩,降低代谢率、延缓神经传导,术后48h后采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照射膝关节,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局部 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促进炎症的消除同时抑制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达到持续地消肿、止痛效果,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便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压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柏亚妹.10%盐水冰袋冷敷减轻外伤肿痛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 :23-24。
[2]孟虹,王悦.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2,5(12):21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