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医药前沿杂志 >> 临床研究 >> 浏览文章
急救演练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来源:医药前沿杂志 作者:admin 日期:2016年04月14日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运用效果,旨在提高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急救能力、急救意识及整体协调能力、服务意识。方法:选急诊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群体性车祸外伤、急性化学中毒、不明原因的群体伤等,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急救演练,演练前后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开展急救演练,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均较演练前提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效果显著,增强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情景模拟;应急演练;护士;急救能力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是一个综合的科室,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病情变化最快、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院急诊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15年组织了3次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急诊科共有护士15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5名,护士3名;本科3名,大专10名,中专2名;护士长1名,护理组长2名。自2015年我科组织了3次突发公共事件模拟应急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演练内容及病人数:群体性车祸外伤(15人),不明原因的群体伤(15人),急性化学中毒(20人)。事件类型包括:呼吸心跳骤停、重型颅脑外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休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化学中毒等。
1.2 方法
1.2.1 成立应急演练小组 由护士长任组长,护理组长任副组长,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人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情节及人员角色配置。
1.2.2 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第一步:学习讨论。演练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步:演练过程。①一阵急促的电话后,急诊科一护士迅速接起电话后被告知,在**发生群体伤(具体不详),有*人将送至我院。急诊护士立即了解事件的发生概况,包括时间、地点、事故类别、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认真做好电话记录。②接电话后此护士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情况。③科主任、护士长立即向医务科、护理部汇报。④急诊科立即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待诊并准备抢救场所、抢救器材和药品。⑤病人来院后,对所有病人在急诊大厅由一名高年资急诊室护士进行认真仔细预检分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并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划区救治。给每位病人在统一位置编号及佩戴突发事件标识。病情危重和较重者送至抢救室A区;病情稳定者安置在抢救室B区;死亡病人暂放置抢救室C区,及时予以处置并送至医院停尸房。 A区病人每人至少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救治,B区病人根据病人数量至少安排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统一管理。?⑥护士长、护理组长对参加救治的护理人员进行救治能力评估。⑦演练结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演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不断完善提高。
1.2.3 评价方法 统计2015年参加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的评分。内容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心电监护、静脉穿刺、徒手心肺复苏、血糖仪监测等5项常用的基本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应急、配合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1.2.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通过对我科12位护士(护士长、护理组长除外)应急模拟演练前及演练后急救综合能力评分比较,演练后各项分数都有明显提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
2.2参加应急演练的护理人员态度较积极,互相配合比较到位;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临床真实水平;应急演练的培训模式较新颖,护士比较接受。存在问题主要是部分护士急救意识较薄弱,应急反应迟钝,整体配合欠佳;个别高年资主管护师统筹安排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演练过程中缺乏协调性、整体性。演练还暴露出个别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缺乏严谨性;自我保护意识欠佳,为做好标准预防;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患者隐私保护未关注等。
3 讨论
3.1 急救演练能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急救演练打破了以理论讲解和单项急救技能的传统培训法[1]。通过演练过程可以使护士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现场演练,实际操作,使之更加具体化,便于护士掌握和记忆,融会贯通,在以后的抢救过程中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安排、条理清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综合能力。
3.2急救演练能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协作精神、服务意识。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2]。因此,开展急救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 。通过演练,使护理人员树立了急救的整体意识,合理分工,共同协作,加强了与全院其他部门的协作,相互交流,信息畅通,并注重对外沟通时的语言规范,提高了护士的协调能力,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
  3.3 急救演练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急救演练联系临床实际,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有利于护士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较好地把片段知识融合起来。通过反复的培训、演练、总结整改,有效的提高了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紧急状态下镇静自若、科学安排、泰然处之,避免了抢救现场混乱和发生差错,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4总结
随着现代急诊急救理论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涌现。对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抢救配合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急救演练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急救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服务意识,为危重病人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因此,急救演练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效果显著,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严秀芳.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79-80.
[2] 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上一篇:谷精草及伪品华南谷精草研究鉴别方法
上一篇:低频脉冲电磁场结合乙醇冰袋冰敷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