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呼吸道综合护理,更好地促进患者肺部功能恢复,从而对于缩短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形成正面影响,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30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28例,年龄25-40岁,平均(32.3±4.2)岁。术后携带气管插管时减少耗氧因素,拔除气管插管后积极协助患者排痰(体疗、雾化吸入),保证患者休息质量,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配合。结果:术后有5例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结论:呼吸道综合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尤为重要,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 呼吸道 综合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目前治疗方法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运动锻炼疗法等。其中手术治疗即为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此手术属于心脏外科手术,疗效确切,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支架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临床实践证明,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有效地缓解或解除病人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已经是公认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2】。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体力下降、麻醉剂的使用可抑制咳嗽反射,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患者往往不能或者不敢用力咳嗽,使得痰液滞留气管内,容易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等,从而影响全身组织细胞氧供(包括心肌细胞),延迟手术创面的愈合及手术效果。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30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28例,年龄25-40岁,平均(32.3±4.2)岁。所有病例均为入院前一周无呼吸道急、慢性疾病。
2 具体护理措施
2.1携带气管插管阶段的护理
2.1.1呼吸机及管道 呼吸机连接病人气管插管开始辅助呼吸后,护理人员需保证并随时检查呼吸机管道的紧密性,及时清除管道内的冷凝水,防止其到流入病人呼吸道造成呛咳及感染,带管时间长的需更换管道。保证加湿罐内灭菌注射用水量充足,加湿温度适宜。
2.1.2吸痰及氧供 ICU护理人员接收病人后,注意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时查验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这样既保证了冠状动脉的氧供,也能有效地避免因缺氧引起病人烦躁、对抗呼吸机而造成生命体征的不平稳。当患者呼吸与呼吸机抵抗、有呼吸窘迫、胸部有痰鸣音、呼吸机送气压升高或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应立即吸痰。孙耕耘等【3】认为开胸术后肺炎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术后呼吸道定植菌增加所导致的。为防止吸净气道后,口鼻腔分泌物落入气道,应先吸净口鼻腔痰液,换无菌手套和吸痰管,再吸气道内痰液【4】。吸痰时动作应轻柔、敏捷,注意无菌操作及吸痰顺序(先气管插管、后口咽通气道),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结束后正确处理吸痰用物并给予纯氧吸入以缓解病人急性缺氧【5】。
2.2拔除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冠心病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有效体疗都是保证病人平稳度过监护期的重要因素。
2.2.1口腔护理 在病人处于带管期时,口腔冲洗是主要的口腔护理方式(用注射器吸取冲洗液从口角上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缓慢注入口腔,然后从下方口角插入吸痰管,吸出口腔液体,反复几次,直到冲洗液澄清为止)。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后,因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到影响,口腔中的细菌会大量增殖,会增加呼吸道的感染几率。因此,拔出气管插管后,口腔护理则更是尤为重要。应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6】,pH值高选用2—3%硼酸液,pH低采用2%碳酸氢钠,pH值中性时用l%一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
2.2.2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充分的雾化吸入,雾化吸入通过药液雾化的方式使化痰药物充分地附着在呼吸道内粘稠的痰液表面,稀化痰液,减少冠心病病人因费力咳嗽而造成的氧耗,同时随着痰液的排出,亦降低了因痰液淤积造成的呼吸道感染风险。
2.2.3术后氧疗 术后1周内病人肺功能变化幅度较大,在静息状态下停止吸氧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尤以术后第2天表现明显。因此,术后应给予吸氧≥3 天。当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应加大吸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氧疗的基础是要保证呼吸道通畅。
2.3心理护理 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与心理紧张有关。弗里德曼与罗林曼通过大量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后发现,心脏病人几乎都是些思想敏锐而雄心勃勃的人,这正是A型性格的人。如果人长期地、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极易形成冠心病,这就使得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成为颇为重要的因素。ICU护理人员进行术前访视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多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的常规诊疗护理活动,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术后病人清醒后对自己携带气管插管、肢体约束感到紧张时,护士应及时解释原因,以取得病人的信任。拔除病人的气管插管后,应向病人说明体疗,雾化吸入等呼吸道护理措施的必要性。
3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有步骤、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呼吸道综合护理尤为重要,是术后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7年制规划教材.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