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医药前沿杂志 >> 经验交流 >> 浏览文章

轻型骨关节病护理的关键在于温和运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秀红 日期:2014年02月17日 访问次数:

[摘要]骨关节病使患者行为遭受影响甚至残疾,承受痛苦和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仍然未有能够快速根治骨关节病的有效药物,因此,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已经成为护理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以“轻型骨关节病护理与温和运动之间关系”为内容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骨关节问题存在于各种人群中,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病的患病率相应增高,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的高,超过八成的75岁以上女性患有骨关节病。护理人员合理安排、科学指导患者坚持进行温和运动,对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轻型 骨关节病 护理 温和运动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骨头之间除了要依靠韧带来连结之外,还要依靠总重量占体重四成的六百多块肌肉来支撑。骨骼、韧带、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肢体才能完成各种动作,如奔跑、弹跳等。骨在活动中发挥杠杆作用,骨之间的连接叫做骨关节。当人体进行各种活动时,骨关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点作用。人活到一定年纪后,就会感觉到体质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是感觉到肌肉的韧性、弹性逐渐减弱,软骨逐渐变薄,软骨与骨之间连接区重建和修复的功能逐渐变差。如果受到压力过大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关节软骨就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关节老化,形成骨关节病。骨关节病使患者行为遭受影响甚至残疾,承受痛苦和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仍然未有能够快速根治骨关节病的有效药物,因此,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已经成为护理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以“轻型骨关节病护理与温和运动之间关系”为内容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骨关节问题存在于各种人群中,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病的患病率相应增高,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的高,超过八成的75岁以上女性患有骨关节病。护理人员合理安排、科学指导患者坚持进行温和运动,对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具有显著效果。
    1.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对象与程序
    1.1目的与内容
    1.1.1研究目的:寻找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的护理方法和手段,使患者改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1.1.2研究内容: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各类人群中骨关节病的患病情况;轻型骨关节病护理与温和运动之间关系。
    1.2时间、地点、对象
    1.2.1时间:2013年6月至11月。
    1.2.2地点: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卫生院。
    1.2.3对象:在前来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卫生院求医问药的各类人群中随机抽取400个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从中选取28名患有轻型骨关节病女性教师、公务员作为实验对象。
    1.3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阅读、研究一批关于骨关节病护理与温和运动之间关系等方面的论著,学习、借鉴这批论著所蕴含的科研成果,为本课题的调查、试验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3.2调查与实验并用法:根据学者、专家的意见以及研究的目的、内容,按要求设计、制定问卷。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开展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99%。从调查对象中选取28个实验对象,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18人,对照组10人。在培训运动组的实验对象之后,护理人员指导其每天进行1小时的温和运动,每周5次以上;对于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以常规方法进行诊疗和护理。实验期限为6个月。实验前,再次调查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方面的信息。经过调查与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本项实验及其分析结果有效。实验后,进行病情跟踪回访。
    1.3.3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分析温和运动在轻型骨关节病护理中的效用。
    1.4实验控制与程序
    1.4.1实验前准备:设计实验方案,对运动组患者进行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其调整生活方式和诊治、护理方式,在不打针吃药的情况下,通过按时适量地开展温和运动,改善不适症状,消除疼痛。
    1.4.2科学安排运动组患者有效地进行温和运动:组织本组实验对象阅读温和运动的有关资料,开展培训,指导患者坚持以发挥关节的现有功能为目标,正确地掌握温和运动的原则和方法,按时适量地在床上进行伸曲运动,在户外进行游泳、骑自行车、慢跑、快行、跳舞和踢毽子等运动。
    2.结果
    2.1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396个病例中,前十种健康问题的统计排位如下表所示:
    骨关节问题排在健康问题的第二位,75%调查对象经历过肩膀痛、髋关节痛、膝关节痛、腰椎痛、颈椎痛,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患者骨关节问题更为明显。在调查中,对28名40岁以上女性教师、公务员骨关节问题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另外,经分析有骨关节问题的145名患者的行为,结果表明,其中76名患者不习惯于运动,占52.4 %。当然,更年期女性患者骨关节问题更为明显,这与其生理特征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女性骨骼肌质量与强度下降,明显区别于男性,腕、肩、背部更加容易遭受损伤,并且这种损伤是男性的6倍。此外,在从事特殊职业的青年人群中,也有患者面临着骨关节问题。例如,在调查对象中,有5名28至35岁的患者是办公室文员,习惯于久坐不动,使血管、神经长期受到压迫,造成骨关节病。这些病例的出现,表明了骨关节病日趋年轻化。
    2.2试验结果
    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回访,在病情发展方面的调查与统计学处理结果为:
    如表所示,两组患者骨关节病的痊愈率差异显著(P<0.05)。显示轻型骨关节病护理的关键在于温和运动。随着温和运动的持续开展,轻型骨关节病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3.结论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膝、髋关节痛,肩膀痛,腰椎痛,颈椎痛等各种骨关节病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身体和生活。病情严重的一些患者,因此病而终身残疾。骨关节病的病因复杂。但其根源在于,体内蛋白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身体中的蛋白质总是处于合成与水解的动态变化中,通过新陈代谢,才能达到平衡。人到中年后,如果关节、肌肉较长时间不活动,那么,体内蛋白质代谢就会体现为负平衡状态。这里所指的负平衡,就是说蛋白质合成小于分解。具体上,会出现软骨营养不良,肌纤维数目减少、缩小,功能衰退等现象。因此,为了纠正人体在蛋白质代谢上的负平衡,必须通过温和运动来保持和加强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蛋白质重建和修复能力,强化蛋白质合成。其生理机制在于,肌肉的温和运动使骨膜受到牵拉刺激,骨膜再将接收到的刺激加以传送,身体其他各部位尤其是骨骼受到刺激后,其新陈代谢功能得以增强。随着新陈代谢功能的增强,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蛋白质合成能力相应增强,免疫力相应增强,造血机能相应增强,血液循环功能相应增强,使骨骼能够吸收更多养分尤其是钙。当然,直接受益者就是骨关节。所以,对于骨关节健康而言,科学有效的温和运动是不可代替的因素,是预防骨关节病从轻型向重型演变的不可或缺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在护理方法和手段上,在培训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轻型骨关节病患者坚持以发挥关节的现有功能为目标,正确地掌握温和运动的原则和方法,增加骨关节活动度及其周围肌力锻炼,增加耐力锻炼,按时适量地在床上进行伸曲运动,在户外进行游泳、骑自行车、慢跑、快行、跳舞和踢毽子等运动;也可辅以电暖器热敷患处,或手法按摩患处。
【参考文献】
    [1]湛川,安久力,赵广,等.老年膝骨节炎患者状态[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2):29-30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4. [1]
    [3]孙 超,冯俊奇,孙军强,等.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炎局部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3):297.

关闭窗口
上一篇: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氧气雾化吸入器使用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