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血清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120例感染性疾疑似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PCT水平。120例感染性疾病疑似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50例,重症感染组40例和病毒感染组30例,分析各组测定结果和阳性率。结果局部感染组PCT为(0.84±1.03)ng.ml,重症感染组为(31.75±81.25)ng.ml病毒感染为(0.62±1.01)ng.ml,健康对照组为(0.26±0.11)ng.ml。重症感染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自统计学意义(t=2.596,.01);重症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1);重症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642,P<01)。PCT阳性率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1,P<0.01);重症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451,P<0.01)。结论PCT有助于细菌感染与病毒及结核感染、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重症感染的临床判别,可作为严重感染及脓毒症的诊断指标之一。
降钙素原(PCT)是一个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指标,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PCT是目前最特异性和最敏感的脓毒症诊断指标。本院对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疑似患者120例和健康人群40例进行血清PCT检测,分析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1年9月一2012年2月在本院疑为感染性疾病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科学分会制定的标准1:(1)白细胞<4.0 x109 L或中性粒细胞>0.65;(2)体温>38.5 oC;(3)感染性中毒症状,表情淡漠。120例患者分局部感染组(包括轻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50例;重症感染组(包括脓毒症、重症细菌性肺炎、坏死性肠结肠炎等严重感染伴全身症状者)40例,病毒感染包括病毒性脑膜炎30例。另选同期健康人群40例的体检正常者的血清标本,签署知情同意书。160例进行了血清PCT测定。
1.2 PCT检测方法入院24 h内(应用抗生素前)抽取患者前臂静脉血3 mL,PCT采用血清半定量免疫色谱法,试剂由德国BRAHMS公司提供。检验完成后得到的结果通过计算机,采用储存于仪器中的2条校准曲线进行分析。PCT质量浓度≥0.5/ng.ml~,其标本PCT浓度与颜色强度成正比,依据4个显色条带颜色深浅程度,判定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5 ng.ml、0.5~10.0ng.ml和≥10.0 ng.ml 3个水平。阳性判定标准根据文献定为PCT>0.5ng.ml[2]。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x±s表示,采用r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血清PCT检测结果局部感染组PCT为(0.84±1.03)斗ng.ml,重症感染组为(31.75±81.25)ng.ml,病毒感染组为(0.62±1.01)ng.ml,健康对照组为(0.26±0.11)ng.ml。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重症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重症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596、2.517、2.642,P<0.01。
2.2各组PCT阳性率比较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X2=2.031、2.451,P<0.01。
讨论
3.1 PCT的临床应用特点PCT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在细菌性炎症疾病感染、脓毒症及多种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时,PCT选择性升高,而在病毒性感染免疫性失调、肿瘤疾病及手术创伤时PCT几乎不升高或升高幅度小。对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PCT动态监测发现,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清PCT值较病毒性脑炎患者明显升高,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经过有效治疗血清PCT值明显降低[3]。本组资料提示重症感染组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CT的阳性检出率为90%。PCT在细菌感染特别是脓毒症方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达95%以上。有报道在脓毒症休克恢复患者中,最终死亡患者中PCT升高水平持续达27 d,而患者血浆PCT水平降到初始水平50%平均时间是2.4 d[4]。
在特异性抗体尚未产生的感染早期,除进行病原分离外,PCT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发现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PCT值相关,本组实验表明,在严重细菌感染患者血PCT值明显升高;在局部感染患者PCT值将升高,而在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炎症时PCT值升高不明显,且PCT值升高与感染及炎性反应程度成正比。PCT对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但阴性预测值低于CRP。文献报道[5],CRP用于成人细菌感染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方面均不如PCT。
3.2 PCT测定对指导呼吸道感染患者是否需要用抗生素PCT在临床现已广泛用于鉴别急诊患者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病毒比细菌更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并且损伤呼吸道,亦可引起继发性感染[5]。确定呼吸道感染患者足否需要抗生素时可通过PCT浓度测定。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舰察PCT水平,可判断疗效、指导预后。本组应用此原则,取得了较好疗效,PCT测定显示对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有重要价值。总之,PCT较TNF.IIL-6、CRP更能反映严重感染患者的病变程度,对患者严重感染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可早期诊断并评估病情,有望成为准确评估患者感染状态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一134.
[2]苏培东,徐克,翟尔力,等.严重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6,26(4):25—27.
[3]陆立东,章晓,黄建萍.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f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30—2931.
[4]覃炳军.PCT对急一降胰腺炎继发感染诊治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0,11(6):91—92.
[5]吴少卿,艾道林,曹史平.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4):66—67.
|